競技藝術健美操裁判指南
定義:
操化動作:健美操手臂步伐的動作組合,應當表現出運動員的搞協調性、高頻率的手臂與步伐的運動、在整個比賽場地空間中充分穿梭于移動、伴隨著音樂的特征創(chuàng)造性的表現出動感、節(jié)奏、連續(xù)的不同高低強度的操化動作。
難度動作:各難度動作在評分規(guī)則的難度動作表中均被列出,藝術裁判對空間使用的均衡性、成套分布的合理性、動作連接的流暢性以及音樂的結構一致性方面的評定。
過度動作:從一個造型、狀態(tài)、風格、位置轉化到另一個形式的動作,用以連接成套的兩個不同主題或段落,動作空間必須改變(地面-站立-騰空)
連接動作:聯系兩個不同內容的動作,該動作本身不允許空間變化。
托舉:一名或多名運動員被舉、抱、支撐或借助外力離開地面。
配合:個人或團體之間的相互配合,以及在隊形變化中的身體互動。
成套創(chuàng)編————————總分10分
藝術裁判從以下幾方面對成套動作編排作出評價:
1、 動作編排(最高4分)
2、 操化內容(最高3分)
3、 表現與音樂(最高3分)
1、 動作編排(最高4分)
成套編排按照“做什么,怎樣做,在哪兒做”出要從以下內容進行評定:
操化動作、難度動作、過度與連接動作、托舉、配合。
A、 成套動作的動感與流暢性(最高1分)
藝術裁判評價難度動作之間的連接:難度動作、操化動作、托舉、配合。動作之間的連接必須有力,平滑、流暢。
動感的成套動作是運動員們精力充沛有活力地展現成套動作部分,期間有過度動作和連接動作。要表現動力性成套動作,表演者首先要有優(yōu)秀的身體條件和優(yōu)秀的技能技巧,這樣才能順暢自然地完成成套動作,而沒有有預感和疲乏感。
常見錯誤:
動作前后停頓
在地面或站立時做出過度的動作
三人動作空間不能動態(tài)連接,強度、耐力、速度和動作頻率減小
混雙、三人、六人的成員不能順暢地改變隊形和隊形位置。
不能順暢地完成托舉,或托起和放下猶豫、經常停頓
評分標準
B、 成套動作的復雜與創(chuàng)新性
成套動作創(chuàng)造性的編排意味著將成套動作富有新意地編排與表現出新思想、新形式、新含義、新元素、新改進或想象力,獨一無二的創(chuàng)造性成套動作特征,從未避免拷貝和單調。
什么時候一個動作比另一個動作更具有復雜與創(chuàng)新性呢?
l 需要更多的協調性:
l 涉及到更多的身體部位
l 不對稱動作
l 改變水平面
l 改變方位
l 混雙、三人、六人隊形變化
l 節(jié)奏變化、上半身和下半身不一致
l 需要更多的體能訓練
l 更高的頻率
l 與其他動作不同(一般動作更簡單、不需要很多體能)
l 突然、不可預料的
簡言之:更簡單的、平凡的動作=低分
更多復雜和創(chuàng)新的動作=高分
常見錯誤:
手臂動作復雜、創(chuàng)新而腿部動作不復雜
重復相似的過度動作或者只需要一種體能的過度動作
其他運動員看一眼后就可以輕松做出來
難度動作連接動作簡單
改變水平空間的過度動作簡單
重復
沒有新意的配合與身體互動
操化的連接性動作沒有復雜、創(chuàng)新的過度連接
動作空間的連接沒有復雜、創(chuàng)新的過度或連接動作
托舉過于簡單
評分標準:
C、 成套動作選擇的多樣性(最高1分)
健美操成套動作必須要表現出動作選擇的均衡性、這樣才能強化成套動作的項目特征及運動員的特點及成套風格。
評價成套動作的多樣性,藝術裁判要考慮到所有動作都不能重復,也不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動作。
全部動作包括過度動作、連接動作、托舉、動力性配合以及表現同伴關系的動作、所喲的動作方式、結構形式、動作類型、體能均要有所不同。
優(yōu)秀的成套動作要表現出大量不同風格、類型的動作。
常見的錯誤:
相同或相似過度動作重復出現
相同的托舉動作重復且不符合標準
動作單調
造型重復
配合方式重復
過度和連接動作重復或相似
評分標準:
D、 比賽場地的有效使用和在場地內所有成套動作的位置(最高1分)
1、 在完成成套動作均衡、流暢的表演線路過程中必須有效地利用比賽場地。比僅僅是比賽場地的各個角落和賽場中心,還包括賽場所在的全部空間。
2、 在整套動作中,路線必須展現所有方向(向前、向后、橫向、對角線、弧線)和距離(距離長度)、盡量不重復路線與軌跡。
3、 比賽場地的全部三層空間都必須充分利用,不允許任何空間過度集中使用。
4、 動作必須在賽場空間內均衡的分布。
評分標準:
2、 操化內容(最高3分)
A、 操化單元的多樣性(最高1分)
操化單元:是指一個完整八拍的操化動作,如果不足一個八拍,將不會被認定是一個操化單元。
全套動作中,操化單元必須體現出操化形式的多樣性,不能出現相同或相近的操化單元。
改變以下因素將產生基本步法和手臂動作形式的多樣性:
下肢動作:高度、角度、動作平面、動作幅度、肢體長度、動作速度、節(jié)奏變化、移動路線、方向與高低強度的騰空高度。
上肢動作:高度、角度、動作平面、動作幅度、肢體長度、動作速度、節(jié)奏變化與單側動作(不對稱性)
常見錯誤:
僅簡單乏味的完成后踢腿的基本步法
大部分踢腿只是向前或向側的平面空間完成
繞臂動作乏味
移動路線單一,僅用直線型
手臂\腿部動作相同或相似
評分標準:
B、 操化動作的復雜與創(chuàng)新性
操化動作的復雜與創(chuàng)新性在于手臂和腿部動作的多樣化組合,同時展現高水準的身體協調能力。上下肢動作分布要始終體現均衡性,上下肢動作的同步協調完成要更具復雜性與創(chuàng)新性。
復雜與創(chuàng)新性要通過以下來實現:
更多身體部位參與完成動作
變換方位
使用不同關節(jié)運動、動作空間、動作幅度、肢體長度
實用不對稱動作
增加動作頻率
操化單元的移動路線
C、 操化動作的數量與均衡性
整個成套動作中,操化單元適中有所表現。這意味著,除了難度動作、過度與連接,托舉和動力性配合,成套中所呈現的僅為操化單元。
成套中必須包含足夠數量的操化單元(至少10個)
操化單元應當均衡分配與成套動作中
通過成套中展現的操化,反應成套競技健美操的主要特征
3、 表現與音樂(最高3分)
A、 表現(最高1分)
1、運動員必須通過高質量的動作完成給人留有動作干凈的印象。
常見錯誤:
比賽中沒有給人留下符合一名健美操運動員的印象
成套動作均表現激烈,沒有輕快的印象
雖然動作的完成沒有被減分,但沒有給人留下干凈、利落的印象
2、運動員必須以自然的方式表現出身體能力和感染力,通過他們的體能、技巧、個人魅力、個性特征、吸引力、表現以及身體語言來接近觀眾,而非戲劇舞臺般的表現方式。
3、運動員必須自然地表現出自信與歡樂的面部表情,而非叫喊或歌唱。
常見錯誤:
過分夸大面部表情
面部表情過分嚴肅
面部表情不自然,同時表現出緊張感
評分標準:
B、 音樂(最高2分)
1、 音樂的結構(最高1分)
2、 音樂的使用(最高1分)
11月1日,我市在主動就診人員中篩查出新冠肺炎陽性病例。11月3日,我館(院)積極響應市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,派出我館(院)曠川雨同志值守在株洲建寧大橋東口,配合落實進...[詳細]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11月1日,株洲突發(fā)新冠疫情,我市進入靜默管理狀態(tài)。為發(fā)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集結戰(zhàn)“疫”合力,株洲市全民健身、體彩黨支部及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務中...[詳細]
為避免公共場所人群聚集導致的傳染風險,最大限度地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,經研究決定:延長市圖書館(含全市分館、流通點、24小時智能書屋、E閱柜)閉館時間,暫不對外開...[詳細]